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国家竞争优势(上)(精)

国家竞争优势(上)(精)

  • 字数: 600
  • 出版社: 中信
  • 作者: (美)迈克尔·波特|译者:李明轩//邱如美
  • 商品条码: 9787508629360
  • 版次: 2
  • 开本: 16开
  • 页数: 478
  • 出版年份: 2012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全球印刷机产业、高级轿车、化工产业为什么集中在德国? 世界重要的药厂、巧克力食品与贸易业的基地,为什么在瑞士、瑞典 等小国? 在个人电脑、软件、信用卡、电影等领域独占鳌头的企业,为什么大 多在美国? 在瓷砖、雪靴、包装机械以及工厂自动化设备产业中,为什么是意大 利的企业最强势? 主导了家用电器、照相机、传真机以及工业机器人等的产业,为什么 在日本? 这一连串的“为什么”,应该如何解释呢? 《国家竞争优势(上)(精)》由迈克尔·波特所著,《国家竞争优势(上 )(精)》基于10个主要发达国家的研究,根据企业凭以竞争的生产率,迈克 尔·波特第一次对此给出了全面的理论解释,也就是他在本书中提出的“ 国家竞争优势钻石理论”,一种理解国家或地区全球竞争地位的全新方法 ,现在已经成为国际商业思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波特的“集群”观点 或相互联系的企业、供应商、相关产业和特定地区的组织机构组成的群体 ,已经成为企业和政府思考经济、评估地区的竞争优势和制定公共政策的 一种新方式。
作者简介
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32岁即获哈佛商学院终身教授之职,是当今世界上竞争战略和竞争力方面公认的第一权威。他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后获哈佛大学商学院企业经济学博士学位。目前,他拥有瑞典、荷兰、法国等国大学的8个名誉博士学位。2000年12月,迈克尔·波特获得哈佛大学最高荣誉“大学教授”资格,成为哈佛大学商学院第四位得到这份“镇校之宝”殊荣的教授。 作为最受推崇的商学大师之一,波特教授撰写过17部书及100多篇文章。他提出的“竞争五力模型”、“三种竞争战略”在全球被广为接受和实践,其竞争战略思想是哈佛商学院的必修的科目之一。波特教授的书籍风靡全球,其中,《竞争战略》一书已经再版了53次,并被译这17种文字:另一本著作《竞争优势》,至今也再版32次。 波物教授不仅担任杜邦、宝洁、壳牌、瑞士信贷波士顿第一银行、英特尔、爱德华·琼斯、Navistar 等著名跨国公司的顾问,也在政府和国际组织的政策制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1983年,他曾应邀出任美国里根总统的产业竞争委员长主席一职,帮助推动了1980年美国乃至世界的有关竞争力的初始工作,带动了当时美国经济的复苏。 他先后获得过“威尔兹经济学奖”、“格雷厄姆一都德奖”、“亚当·斯密奖”、“查尔斯·库利奇·巴凌奖”,还已经累计5次获得“麦肯锡《哈佛商业评论》最佳年度论文奖”,是全球许多国家、州长、市长和公司首席执行官的顾问。
目录
推荐序/XI 新版序/XVII 前 言/XXVII 第1章 新典范时代/1 相矛盾的解释观点/3 先问正确的问题/5 传统的产业成功理论/9 渴求一个新典范/10 转变中的竞争趋势/11 为什么他们能,我们不能/16 跨国探索竞争优势/18 广义的竞争优势/26 第一篇 理论篇 第2章 迈向优势国家之路/ 31 从竞争战略谈起/31 全球竞争/49 国家环境推波助澜/61 第3章 钻石体系的四大要素/63 钻石体系打造国家优势/64 生产要素:互通有无的根本/67 细分资源类别/68 相关产业与支持性产业:休戚与共的优势网络/91 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同业竞争:最后的三角习题/97 机会角色:可遇不可求/111 政府角色:干预与放任的平衡/113 解剖“关键要素”/115 第4章 竞争力的启动/117 钻石体系内的关系线/118 组成动态系统/129 产业的集群现象/132 因地缘而集中/138 竞争型产业的诞生与成长/142 纵观“钻石体系”/154 第二篇 产业篇 第5章 案例分析/159 案例一:德国印刷机/160 案例二:美国的医疗检测仪器/174 案例三:意大利的瓷砖产业/188 案例四:日本的工业机器人/202 第6章 服务业的崛起/215 服务业抬头/216 处处都是服务的好地方/223 服务与制造:唇齿相依/227 服务业的国家竞争优势远景/229 服务业大战来势汹汹/241 第7章 战后的赢家/247 美国:战后居主导地位/254 瑞士:稳如泰山的国家/277 瑞典:资源、机会与选择/299 德国:百折不挠,浴火重生 /320 第8章 20世纪70~80年代的新兴国家/347 日本的崛起/348 生产要素的创造机制:积极创造资本/359 不利因素的转换:反应敏捷的日本人/362 异军突起的意大利/384 生产要素的创造机制:专业培训/400 不利因素的转换:改善环境而非迁就现况/402 新兴的韩国/416 不利因素的转换:练就一身好本事/430 注释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