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王蒙讲孔孟老庄

王蒙讲孔孟老庄

  • 字数: 322
  • 出版社: 天地
  • 作者: 王蒙
  • 商品条码: 978754555401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49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7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读《论语》,通晓为人处世规律,看淡生活的跌宕起伏,成就谦和儒雅的自己。王蒙讲孔孟老庄,“要的就是老王的那点灵气,那点经历,那点沉浮,那点切骨的感受与独有的体会,那点言之成理、思之成精的新发现。”读《孟子》,在繁杂世事中,不忘初心,守住原则和底线,辨清利义要害。读《道德经》,洞见世间万物最根本的道与理,了解宏大的世界观,提高人生格局。读《庄子》,齐物思辨,心斋坐忘,自在快乐,找到精神的寄托。读《列子》,黄老之幽隐,极致的思考,在议论和寓言中学会批判思维。读宋明理学心学,澄清概念误区,建构强大的内心和自我认知。 全书共分为六大部分,分别是《论语》篇、《孟子》篇、《道德经》篇、《庄子》篇、《列子》篇以及儒学拾遗篇。孔子的君子观、中庸思想、仁爱与德政,孟子的浩然之气、性善论、义利观,老子的道和无为而治,庄子的齐物思辨和养生观……王蒙抽丝剥茧,去粗取精,古今贯通,将充满哲思的儒道文化融入生活经验,王蒙的处世哲学与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等先贤的大智慧浑然一体。生根于春秋战国时代的诸子思想,是中国人价值观、思维方式、处事原则的文化源头,至今深刻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跟随王蒙读懂经典,与先贤为友,以孔孟精进工作,以老庄安顿身心,以传统文化滋养人格,深刻从容应对现实世界。
作者简介
王蒙,河北南皮人,1934年生于北京。中国当代作家、学者、文化部原部长、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代表作有《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青春万岁》《这边风景》《我的人生哲学》《红楼启示录》《老子的帮助》《庄子的享受》《中华玄机》《中国天机》等。 曾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意大利蒙德罗文学奖、日本创价学会和平与文化奖,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与澳门大学荣誉博士学位、约旦作家协会名誉会员等荣誉,作品被翻译成二十多种语言在各国发行。2019年9月17日,被授予“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
目录
序 多几个世界,多几分兴趣 第一章 《论语》:如坐春风一、《论语》和孔子 《论语》也需要一个好开场白 孔子名言离我们有多近 从丧家狗到万世师表 《论语》的现代意义二、孔子说德 孔子向往的美好善良 如何才能活得更有格局 孔子的治国理念三、君子和小人 君子与小人的定义 孔子对人的三维分类法《论语》教你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怎么判断一个人的好坏孔子心目中的“君子”形象四、君子的中庸之道中庸就是一切都恰到好处 中庸之道与君子之道 选择的多样性 孔子眼中的圣贤 五、孔子“仁”与“礼”的主张 《论语》中的孝悌思想——仁义《论语》中的孝悌思想——仁爱 什么叫得体孔子的饮食讲究与君子风范中国人为什么很重视“礼”现代人应如何掌握分寸 六、孔子对学习的主张 孔子的学习观(上)孔子的学习观(下)学思结合 大人物也会说“不知道”第二章 《孟子》:浩然之气一、孟子的义利观 浩然之气,至大至刚 义利分明 鱼和熊掌不能兼得 二、民心至上 天时地利人和 得民心者得天下 关注民生 与民同乐三、性善之论 性善论 性善的四种心从性善到天下太平四、亚圣与至圣 清高和担当如何选择 一个集大成的优秀人物虞舜的孝道 五百年必有伟人出 五、何为大丈夫大丈夫的修炼 大丈夫的气概(一)大丈夫的气概(二)尊严与分寸六、孟子谈学习融会贯通 尽信书不如无书 怎样提高学习能力 第三章 《道德经》:道法自然一、什么是“道”道法自然,道是最大最根本 道是伟大的母体,是无穷大 到底就是道 二、治国之道 无为而治,空无最有用 老子的五等治国 老子治国的三个宝贝 三、做人之道 知白守黑 智慧还是阴谋 老子的大智慧六无二有 虚与静止柔弱胜刚强 无死地不找死四、老子的名言与“怪论”老子最有影响的两句名言 怪论其实是高论老子的重磅炸弹 天真还是反智微妙玄通,深不可识替天行道 大哉,老子 第四章 《庄子》:其乐无穷一、“齐物”与“思辨”庄子的逍遥 齐物论极致的精神定力 相对的真理 道通为一 思想的极致与诡辩 超越与提升的三级跳 二、庄子的养生观 养生·尽年·善生·善死养生主要是养神 善其生者,善其死 三、人的情感,心的方向 虚室生白比自以为是好 心斋与坐忘心理压力与息事宁人 循道避祸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四、庄子的奇想和快乐 庄生梦蝶 鱼的快乐庄子的男神 轮扁论斫 森林和原野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得道之乐 第五章《列子》:老故事的极致老实人的极致不可思议的想象力极致 最早的机器人的故事 悲情的英雄之歌 辩证与中庸的极致及时行乐与旅游的神话出洋相的极致第六章儒学拾遗 《尚书》《礼记》《中庸》《大学》《荀子》 宋明理学心学结语 儒道互补·三教合一·万善同归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