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太阳之下无新事/经世学人文丛

太阳之下无新事/经世学人文丛

  • 字数: 778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余永定|责编:王茵
  • 商品条码: 978752035349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765
  • 出版年份: 2019
  • 印次: 1
定价:¥2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文集收录了我回国后撰写的有关中国宏观经济 形势和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文章。主要包括两个方 面:一是对中国宏观经济中、短期变化趋势的判断; 二是对中国宏观经济的一些争议问题的理论探讨。 在整理自己横跨20多年的讨论宏观经济形势和政 策文章的过程中,我突然发现:当前学界所争论的许 多重要宏观经济问题,在20多年前就已经争论过了。 许多观点其实在20多年前就说过了,而且所用的语言 也几乎同现在完全一样。这种感觉源于宏观经济自身 的“重复性”:尽管每次“周期”都不尽相同,但模 式是相同的。这样,研究宏观经济史、宏观经济调控 史,检讨自己过去说对了什么、说错了什么,原因是 什么,对年轻经济学人不犯或少犯我们这些过来人所 犯的错误,就显得很有意义了。
作者简介
余永定,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前主席。曾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世界经济、政治研究所所长。牛津大学经济学博士。
目录
代序 第一篇 从治理通胀到克服通缩的转向 1996年中国宏观经济回顾与1997年展望 90年代后半期的“冲销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无效性 1998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转向所面临的问题 中国宏观经济管理的新阶段 中国1999--2000年的宏观经济形势与金融改革 亚洲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的通缩及国际金融体系改革 9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与政策演进回顾 2000年中国经济形势回顾与2001年展望 克服通缩主要靠积极的财政政策 第二篇 在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之问寻找平衡 2003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天平应向防止过热一端倾斜 警惕投资过热造成生产过剩和经济效益下降 如何认识2003年以来的宏观经济形势 分析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一些思路 关于2005年财政政策的几个重要问题 中国金融体系及其所面临的挑战 中国经济的稳定、平衡增长呼唤积极财政 中国宏观经济管理:问题与展望 组合拳调理宏观经济 当前股市存在泡沫亟需干预 中国经济的不稳定、不平衡和应对之策 抑制股市泡沫的可行措施 1998年香港政府稳定股市的经验 应综合考虑特别国债对宏观调控的影响 如何理解流动性过剩 宏观调控与价格改革 通胀、资产泡沫和中国宏观经济稳定 通货膨胀严重威胁稳定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的十大问题 人民币汇率升值可以作为治理通胀的一种选择 反通胀要谨防“误伤 2008年中国经济前瞻:应对三大挑战 第三篇 全球金融危机下经济增速和结构调整的取舍 中国内外部经济形势及宏观经济政策前瞻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宏观经济政策 应该如何调整 以财政扩张刺激内需,经济增速保8%无虞 “四万亿刺激计划”及其他政策问题 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面临的挑战 经济增长过程中“过度需求”和“产能过剩”的交替 财政刺激取得成功,结构调整不容拖延 警惕经济反弹后的通胀威胁和结构恶化 中国的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 第四篇 需求管理与“供给侧结构改革”之问的重点转换 社会融资总量与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宏观经济管理 需准确评估“四万亿”后的金融风险 经济增速下降,金融风险恶化难以避免,但不会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