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我国农地金融制度中的政策性担保机制研究

我国农地金融制度中的政策性担保机制研究

  • 字数: 130
  • 出版社: 山东人民
  • 作者: 高阳|责编:李言英
  • 商品条码: 978720912045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46
  • 出版年份: 2019
  • 印次: 1
定价:¥24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正在由家庭经营向规模经营转 变,现行农地金融制度在满足规模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方 面受到诸多条件的制约,农业政策性信贷体系被国家层面 作为破解三农发展中“融资难”问题的措施。 既有的相关研究对政策性担保生效的具体机制研究尚 不够充分,本书则重点研究了在我国特殊的农地金融制度 约束下政策性担保机制如何生效这一问题。本书的研究内 容包括:国内外主要农地金融模式比较、我国农地金融制 度中的政策性担保增信激励机制、政策性担保风险分担机 制、枣庄市农地金融改革案例研究、推进我国政策性支农 担保机制建设的建议等。 本书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决策参考价值。在理论创 新层面,从融资担保的视角考察我国农地金融制度中的政 策性担保机制,创新性地将政府部门引入传统的融资担保 “金融机构-企业”两部门分析框架,形成“金融机构-企 业-政府”三部门分析框架,更加系统地分析了政策性担保 的生效机制。在实践层面,结合我国农地金融发展的两个 重要瓶颈(担保品价值不足和处置成本过高),研究了政 策性担保机制在提升担保品价值、破解担保品处置难题方 面的积极作用,并提出了若干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总体框架与研究思路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定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政策性担保机制的相关研究 第二节 融资担保机制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 我国农地金融制度设计原则的相关研究 第四节 文献述评 第三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融资能力理论介绍 第二节 最低担保品决定的两部门模型 第三节 担保品交易成本对最低担保品价值的影响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内外农地金融模式及其比较 第一节 国外主要农地金融模式比较 第二节 国内主要农地金融模式比较 第五章 我国政策性担保机制面临的约束 第一节 农地作为担保品的价值约束 第二节 农地作为担保品的交易成本制约 第三节 地方政府干预与政策性担保机构经营目标选择的多样化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政策性担保的增信激励机制 第一节 政策性担保机制生效的直接增信途径 第二节 政策性担保机制生效的担保品处置成本途径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政策性担保的风险分担机制 第一节 政策性担保机构如何参与借贷双方风险分担 第二节 政策性担保机构经营目标与风险分担效果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政策性担保机制作用的实证检验:山东省枣庄市案例 第一节 枣庄市的农地金融改革 第二节 枣庄市案例的实证检验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