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诗论与诗评(精)

诗论与诗评(精)

  • 字数: 240
  • 出版社: 作家
  • 作者: 郑伯农|责编:罗静文//张平
  • 商品条码: 9787521203301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43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诗论与诗评》是郑伯农的诗论选集,分为四个部分。一、关于传统诗词重大问题的梳理与探索。如《填词源流初探》《中华诗学初探》,都是动用了作者大半生的知识积累,对前人未曾深入涉及的重大历史和理论问题进行系统的探索与论证。 二、关于传统诗词在近现代的命运。作者回顾了从“诗界革命”、“南社”成立、“五四运动”、毛泽东诗词面世、“四·五”天安门诗歌运动一直到本世纪初,中华诗词从受抨击、排挤到复苏、复兴的曲折历程,并对诗词事业在当代面临的诸多问题进行探讨。三、对当代诗词名家名作、新人新作的评介和评论,其中有一定数量的序言。作者为他人作序,一般不讲客套话,直奔作品的成败得失与创作的个性风格。四、少量关于新诗的专题论述。
作者简介
郑伯农,1937年生,福建长乐人。1951年进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属中学,1962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历任中央音乐学院教师、中央戏剧学院兼职教师,文化部政策研究室干部,中国文联研究室理论组组长、研究室负责人,《文艺理论与批评》常务副主编,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文艺报》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名誉委员,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会长、名誉会长,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代会长、名誉会长,《中华诗词》主编。1958年开始发表文章,部分作品被翻译到国外。著有《郑伯农文选》(文论卷、诗词卷、诗论卷)。曾任“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电视剧“飞天奖”、电视文艺“星光奖”、华夏诗词奖等全国性文艺奖项评委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委员会成员。
目录
目录 第一辑 关于古代诗词 从竹枝词谈到诗体创新 / 003 也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季节问题 / 020 关于“孟姜女哭长城”的通信 / 022 一桩历史公案 ——关于评价元都帅张弘范诗词的通信 / 26 填词源流初探 / 033 中华诗学初探 / 065 杜甫夫人的发髻和现代文人的狂想 / 102 第二辑 关于现当代诗词 《赠友人》后记 / 109 相煎何太急 ——关于“红豆·相思节诗词大赛”的是是非非 / 112 中华诗词从尘封到复兴 ——在全国第一届诗歌节上的发言 / 123 评论·评选·评奖 ——《第一届华夏诗词奖获奖作品集》前言 / 137 诗词创作也有三个境界 / 143 《诗词与诗论》后记 / 145 霹雳狂飙卷大江 ——在纪念南社成立一百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 148 诗词规则与诗词规律 / 155 漫议毛泽东的诗词和诗论 / 159 旧体诗的复兴和面临的几个问题 ——在云南文史馆的专题讲演 / 180 诗词问题访谈录 ——答《中华文化》记者问 / 194 海王子宣言(首届“国际诗词研讨会”一致通过) / 204 第三辑 关于诗词新作、新书 读《将帅诗词三百首》 / 211 高原思缕九回肠 ——读郑欣淼《陟高集》 / 215 率真 清丽 机敏 蕴藉 ——读尽心的《三十而丽》 / 219 民族精神的丰碑 ——品《毛泽东诗词鉴赏》 / 223 战士的痴情 时代的洪钟 ——赏《重回山厦旧战场》 / 227 真情流笔底 大气溢胸中 ——读《马凯诗词存稿》 / 231 我们时代的正气歌 ——《千人断指叹》序 / 237 谈蔡词的语言 / 240 喜读《三余续吟》 ——在沈鹏诗词研讨会上的发言 / 243 《风铎集》序 / 246 感人肺腑的“心碑” ——《怀念刘少奇诗词选》序 / 250 读项宗西《春色秋光》 / 253 诗词界的怀念 ——孙轶青会长周年祭 / 257 读陈文玲《颍川吟草》 / 261 《荷塘新月——王玉明诗词选集》序 / 265 喜读《新声韵作品集》 / 271 沈鹏《三余再吟》序 / 273 读赵国明《诗说台湾》 / 276 《杨居汉诗词稿点评集》序 / 279 第四辑 关于新诗 在“崛起”的声浪面前 ——对一种文艺思潮的剖析 / 287 顾城的毁灭留给人的思索 / 313 一掬拳心唱大风 ——读易仁寰诗歌 / 321 请品尝《一碗油盐饭》 / 324 《易仁寰诗选集》序 / 328 也谈新诗的年龄 / 334 铁面无私背后的似水柔情 ——读“全国法官原创诗文大赛”参赛作品 / 338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