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我不只是数学

我不只是数学

  • 字数: 300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 作者: 华应龙
  • 商品条码: 978730025509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2
  • 出版年份: 2018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小学数学应该教什么?小学数学应该怎么教,孩 子才喜欢? 华应龙著的《我不只是数学》精选了华应龙11篇 精彩课例,从各个角度回答了读者最为关心的问题: “华应龙是怎么想到的?又是怎么做到的?”每个课 例后面的专家点评,条分缕析“这节课好在哪里?” 本书既可供小学数学教师参考,也可作为教师培 训用书。
作者简介
华应龙,1966年6月出生,江苏南通人。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苏派名师”,首批“首都基础教育名家”,荣获首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奖、首届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首届“明远教育奖”.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北京教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 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兼职教授。 30多年来,致力于探索“化错教学”,“尊重、沟通、宽容、欣赏”使他的课堂教学洋溢着浓浓的师生情谊: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做中学”“玩中学”,清新流动的生命力让学生特别爱上他的“疯狂数学”.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光明日报》《北京日报》《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等媒体多次专题报道。 2012年、2013年,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西城区教委、人民教育家研究院和江苏省教研室分别举办了“华应龙教学思想研讨会”。
目录
推荐序一 华应龙的“悖论”/ 朱永新 推荐序二 从“我就是数学”到“我不只是数学”/ 郑毓信 自 序 我不只是数学 1.真空妙有,面上生花——以“认识面积”为例 [名家点评] 为学生而问,为学生而思—— 读“认识面积”一课的前前后后 /刘晓玫 2. 教是为了学的开始——以“分数的初步认识”为例 [名家点评] 教学内容的价值分析与判断决定教学行为 —— 兼评华应龙执教的“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刘加霞 3.当阳光亲吻乌云——以“解决(连乘)问题”为例 [名家点评] 真善美的境界,人文化的课堂—— 华应龙执教“解决(连乘)问题”教学评论 /陈今晨 体验问题解决过程,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 —— 评华应龙执教的“解决(连乘)问题”/刘加霞 4.比喻的力量——以“平均数的再认识”为例 [名家点评] 对“平均数的意义”的叩问与实践/张丹李红云 5.人人都能学好数学——以“指尖上的数学”为例 [名家点评] 将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向深处——听华应龙“指尖上的数学”有感 /曾小平 “三会”落实数学核心素养——评“指尖上的数学”/张春莉 6.真正有效的教学是打开学生的思维——以“台湾长什么样子”为例 [名家点评] 想方设法教数学/方运加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源”与“流”/刘加霞 7.错误有时是创造的开始——以“猜想之后”为例 [名家点评] 从证伪到证实:还原数学课堂教学的完整过程——对“猜想之后”课例的点评/喻平 始于“猜想”,达于“素养” —— 读“猜想之后”课例有感 / 张景斌 8.单位,让分数更好玩——以“分数的再认识”为例 [名家点评]通过“分”与“数(shǔ)”,得出分数是个“数(shù)” —— 兼评华应龙老师执教的“分数的再认识”/刘加霞 好玩,可以是一种教学追求吗?/彭钢 9.从一分为二到一分为三——以“找次品”为例 [名家点评] 行走于平衡与不平衡之间—— 听华应龙老师执教“找次品”有感/丁国忠 10.让规律多飞一会儿——以“规律的规律”为例 [名家点评] “规律”远行,“思想”放飞—— 观华应龙老师“规律的规律”教学有感 / 曹一鸣 在探索中求知,在复习中创新 —— 华应龙六年级数学复习课教学赏析 / 陈玉梅陈今晨 11.心中有数,无限美好——以“阅兵中的数学故事”为例 [名家点评] 小学数学教学贵在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潜能/王光明 阅兵教学铸就数学梦想 —— 观华应龙“阅兵中的数学故事”之感想 / 范文贵 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思维看待问题/孔凡哲 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孙晓天 附录 “我不只是数学”何以可能?——对优秀教师专业成长的再解读/刘加霞 后记 每一个字,都是盛开的花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