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新时期中国农区粮食生产农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新时期中国农区粮食生产农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 字数: 195
  • 出版社: 中国农业
  • 作者: 高军波
  • 商品条码: 978710925836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63
  • 出版年份: 2019
  • 印次: 1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举世瞩 目的成就。但农区的“高产穷县”及粮食生产与社会 发展综合水平“倒挂”现实,成为我国粮食主产区的 “发展困境”。如何实现农区粮食生产与经济社会发 展齐头并进、共同发展,是理论研究与实践管理领域 面临的现实问题,更是实现粮食增产与乡村振兴必须 解决的重要难题!河南省是我国中部农区的核心组成 部分,21世纪以来曾实现夏粮总产量的13连增,既承 担着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重大责任,也面临着乡村振兴 的战略任务与机遇。为此,本研究以河南省为例,围 绕粮食生产主题,从淮河流域粮食生产宏观格局演变 、河南省11种主要农作物专业化分区、粮食生产重心 迁移规律、玉米气候生产潜力变化与种植空间优化展 开实证研究,进而基于城乡一体化地域类型进行传统 农区乡村振兴路径体系探索,助力农区乡村振兴战略 实践。
目录
前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进展 1.3 研究方案 2 淮河流域粮食生产时空格局演进 2.1 淮河流域粮食产量及其空间格局分析 2.2 淮河流域粮食生产重心时空格局演变 2.3 淮河流域粮食生产重心空间自相关分析 2.4 淮河流域粮食生产空间格局演进影响因素 3 河南省农作物生产格局及专业化分区 3.1 河南省农作物生产空间演化特征 3.2 河南省农作物生产专业化趋势 3.3 河南省农作物专业化生产空间分区 3.4 河南省农作物生产空间演化驱动因素 4 河南省粮食生产空间重心迁移规律 4.1 河南省人口重心、经济重心及粮食生产重心变动特征 4.2 河南省人口重心、经济重心及粮食生产重心迁移耦合动态 4.3 社会发展水平重心与人均GDP重心及粮食生产重心的动态关系 4.4 河南省粮食生产空间重心迁移规律识别 5 河南省粮食生产与县域贫困的时空耦合 5.1 河南省县域多维贫困时空格局与地域差异 5.2 河南省县域多维贫困与粮食产量时空耦合 5.3 河南省县域贫困与粮食生产时空耦合影响因素 5.4 河南省粮食生产与社会协调发展对策 6 河南省玉米与小麦的种植空间优化 6.1 玉米与小麦生产现状及比较优势 6.2 玉米气候生产潜力估算与空间特征 6.3 小麦气候生产潜力估算及空间特征 6.4 河南省玉米与小麦生产格局优化策略 7 河南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评价 7.1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能力评价 7.2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能力特征 7.3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类型特征 7.4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演化的影响因素 8 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特征及影响因素 8.1 县域农业现代化发展评价 8.2 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时空特征 8.3 农业现代化发展影响因素 8.4 农业现代化发展促进策略 9 河南省乡村脱贫机理与转型发展模式 9.1 精准扶贫与乡村转型发展 9.2 乡村脱贫机理与多尺度比较 9.3 脱贫县乡村转型发展评价 9.4 脱贫县乡村转型发展模式 10 河南省乡村振兴路径体系 10.1 乡村地域系统与农区乡村振兴路径 10.2 河南省城乡一体化地域类型 10.3 河南省乡村振兴路径体系 10.4 河南省乡村振兴保障措施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