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十七年合作化小说的叙事伦理研究

十七年合作化小说的叙事伦理研究

  • 字数: 253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曹金合
  • 商品条码: 978751614905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0
  • 出版年份: 2014
  • 印次: 1
定价:¥5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曹金合编著的《十七年合作化小说的叙事伦理研 究》采用的叙事伦理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叙 事者在环境描写、刻画人物、结构情节的安排、修辞 手法的选择等方面体现出的一种伦理价值观念,二是 在作家为什么这样写的动机背后显示出的一种伦理诉 求。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结合理论的辩证思维,主要 考察合作化小说的作者在处理“写什么”、“怎么写 ”、“为何这样写”三者之间的关系时所体现出的叙 事伦理观念,因此从四个方面对合作化小说的叙事伦 理进行了思考和分析:第一,从人物形象的塑造入手 ,观察作者塑造人物的典型化方法背后所蕴涵的伦理 意味;第二,分析十七年合作化小说的线性情节结构 方面体现出的伦理意蕴;第三,探讨十七年合作化小 说时空描写的伦理蕴涵;第四,着眼于叙事者采取不 同的修辞艺术和技巧所表现出的伦理价值观念。
作者简介
曹金合,男,1971年生,山东枣庄人,文学博士,菏泽学院文学与传播系讲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在《当代文坛》、《东岳论丛》、《首都师范大学学报》、《齐鲁学刊》、《山东师范大学学报》、《山西师大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四十篇,参著《菏泽文学三十年》、《现代中国文学通鉴》、《网络诗歌研究》。
目录
序 绪论 一 研究综述与选题依据 二 概念的界定与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人物塑造典型化方法的伦理意味 第一节 典型化与政治伦理 一 假大空的正面人物的榜样示范 二 真实性的中间人物的自私批判 三 妖魔化的反面人物的伦理扭曲 第二节 形象改写的伦理困境 一 典型化的伦理困惑 二 形象改写的小变形的伦理意味 三 面目全非的大手术的伦理境遇 第三节 人物类型的伦理诉求 一 阵线分明的伦理观念 二 不同角色的伦理担当 三 人物形象的伦理说教 第二章 线性情节结构的伦理意蕴 第一节 序列情节的伦理意蕴 一 教育民众的革命伦理的情节展示 二 丑化知识分子形象的政治伦理的情节设置 三 算账劝服的道德伦理的情节铺排 第二节 线状结构的教化作用 一 单线式结构的伦理蕴涵 二 复线式结构的阶级伦理的警示意义 三 三 线式结构的伦理观念的批判引导 第三节 情节结构的伦理症候 一 游离情节的政治伦理色彩 二 文本结构欠缺的伦理纠结 三 情节结构失衡的伦理表征 第三章 特定时空描写的伦理观念 第一节 时间的叙事伦理 一 叙述时间的伦理表现 二 故事时间的伦理焦虑 三 未来时间的伦理诱导 第二节 乡村空间的叙事伦理 一 牲口棚的伦理意图 二 农业田的伦理导向 三 家庭户的伦理观念 第三节 时空剪裁方式的叙事伦理 一 时空安排采用的叙事视角的伦理意识 二 现实主义方法剪裁时空的伦理内涵 三 文本时空体呈现的伦理意味 第四章 传统修辞的伦理内涵 第一节 比喻修辞的载道意识 一 明喻修辞的喻旨通俗性 二 隐喻修辞的意蕴单一性 三 比喻意象的伦理蕴涵性 第二节 反讽修辞的启蒙伦理 一 强性反讽的批判伦理 二 弱性反讽的伦理良知 三 互文本反讽的伦理意识 第三节 对比修辞的伦理内涵 一 双声驳诘对比的公私选择 二 新旧社会对比的明暗定位 三 人物成分对比的好坏评价 结语 十七年合作化小说叙事伦理的反思 一 文学场域的伦理观念的反思 二 审美伦理的本体失落的反思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