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灵台无计逃神矢(近代中国人留日精神史)

灵台无计逃神矢(近代中国人留日精神史)

  • 字数: 274
  • 出版社: 三联书店
  • 作者: 严安生|译者:陈言
  • 商品条码: 978710806068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84
  • 出版年份: 2018
  • 印次: 1
定价:¥4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严安生著的这本《灵台无计逃神矢(近代中国人 留日精神史)》所论的大众层面的赴日留学,是与中 日不幸时代揭开序幕的同时而兴起的。因此,对精神 史的考察也必须要以此为原点和基点来把它抓住、看 准。 贯穿这个基点的有纵横两条轴线。甲午战争之后 ,列强在中国掀起了瓜分“势力范围”的狂潮,受此 震惊,在国内,有国人呼吁民族救亡和维新变法;在 外 面,日本乘机灌输、拉拢的战法奏效,启发了国 人“东洋对西洋”的意识,“黄白竞争”“黄种崛起 ”“东亚连带论”甚嚣尘上。这样一种从19世纪末到 20世纪初叶的中国以及东亚的时空条件,成了发挥正 面作用的横的轴线。因此志士们大举到“同文同种” 的邻国去寻求维新的范本。然而从留学生活的维度看 ,等待着他们的还有一条经常发挥负面作用的轴线。 这就是,汉唐以来的文化宗主国对附属国,鸦片战争 后半殖民地化的老大帝国对因明治维新成长起来的新 兴帝国,进而是甲午战争之后的被害国与加害国,在 时间纵轴上的古今恩仇与位置关系的变迁。由此,作 者想把这种横向、纵向的正负交错作用视为留日精神 史的整个磁场。
作者简介
严安生,江苏镇江人,1979年国费派赴日本,在东京大学比较义学比较文化专业留学两年,1989年获该大学博士学位。曾任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系主任、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主任。专业是日语、日本文学、中日近代比较文化史。主要学术著作:《日本留学精神史——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轨迹》(岩波书店,1991,次年获大佛次郎奖和亚洲太平洋奖大奖)、《陶晶孙——另一部中国人留学精神史》(岩波书店,2009)等。2015年获颁“旭日中绶章”。
目录
第一章 留学日本与“中体西用” 风云起处是舞台 出洋一年,胜过读书三年 不要仿效“舍己耘人”的日本 重新确认“忠孝为本” 树立“国家之观念” 从“姿三四郎”热说起 嘉纳一杨度辩论揭幕 嘉纳也说:不要学日本 “到日本来,然而又是拜么?” 从怀疑到警惕 第二章 神山·梁山泊·“文明商贩”——留学生心中的日本像 不服输的一群人 “文明的母国”对“积极进取的母国” 梁山泊与松阴塾 “至东瀛兮,乃以汉魂而吸欧粹” “一半是异域,一半是古昔。” 于异域“振大汉之天声” 被激励的国民教育理念 连林黛玉都被唤醒的女子留学 “兴学”现场的氛围 “速成法政”与猎官的洪水时代 潮流的变迁 第三章 “人类馆”现象与“游就馆”体验 大阪博览会上的人类馆 “太平之民安从而知”吾心之痛 遭人指戳之后的耻辱烙印 在“文明”与“野蛮”的夹板中 “踯躅于东京之市的拖尾奴才” 蓄发、断发皆为受难之源 台湾馆里听警报 “人以纪其功,我以铭其耻”的游就馆 附录——代结语 第四章 在日留学生与日俄战争 喜迎对俄开战的中国人 与开战前史相关的日本留学事始 “真正令人羡慕死了”的光景 蔡锷的思考与主张 “军国民”热 得不到回报的声援与期待 当听到“我们为中国而与俄国开战” 日俄战争刺激下的士官留学 士官留学的变迁 登上时代舞台的那群人 被拉到列强争夺的场域 第五章 到达日本的前后·软硬两种摩擦 “奋身东渡探神山” 浮槎海上 “黄海旧战场” 被叩开的海,忧郁的海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