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和城乡发展研究/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学术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和城乡发展研究/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学术

  • 字数: 393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王社教
  • 商品条码: 978752031202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83
  • 出版年份: 2017
  • 印次: 1
定价:¥11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王社教著的《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和城乡发展研究 》收集了自1992年以来公开发表的有关历史农业地理 和城乡发展研究的单篇论文共23篇,内容包括理论思 考、农业生产和城乡发展三个方面,探讨了历史农业 地理研究的对象、内容和任务,从历史地理学视野考 察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和城乡发展的相关问题,得出 了一些与前辈学者可能有所不同的研究结论。
作者简介
王社教,安徽桐城人,历史学博士。现任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致力于中国历史地理和经济开发与环境变迁领域的教学、科研以及历史地理学学术期刊的编辑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历史农业地理、区域经济开发史、环境变迁史、古都学与城市建设,出版学术著作《苏皖浙赣地区明代农业地理研究》《汉长安城》等。
目录
前言 第一编 理论思考 历史农业地理学刍议 关于中国历史农业地理研究的几点思考 论历史乡村地理学研究 作为研究方法的历史地理学 第二编 农业生产 明代双季稻的种植类型及分布范围 明代太湖流域的粮食生产与缺粮问题 清代安徽人口的增减和垦田的盈缩 清代安徽粮食作物的地理分布 清代安徽经济作物的地理分布 清代安徽农业生产的地区差异 清代山西的田地数字及其变动 明清时期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 明清时期西北地区环境变迁与农业结构调整 殊途同归:明清时期玉米和番薯在中国的传播和推广 第三编 城乡发展 论西汉定都长安与关中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汉长安城布局结构的演变 隋唐长安城的选址及其内部结构的形成与原因 论唐都长安的人口数量 辽宋金元时期山西地区城镇体系和规模演变 明清时期山西地区城镇的发展 明清时期太原城市的发展 明清时期山西部分州县市集布设之分析 由区域经济都会到区域行政中心:秦汉魏晋时期合肥城市职能的转化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