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每天一堂哲学启蒙课

每天一堂哲学启蒙课

  • 字数: 272
  • 出版社: 中国华侨
  • 作者: 薛荣
  • 商品条码: 978751137542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9
  • 出版年份: 2018
  • 印次: 1
定价:¥3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哲学是远离实践与实用的学科,但它会给你提供 最终的心灵归宿——当你迷茫的时候,当你受伤的时 候,当你不清楚自己所思所想的时候,你可以向哲学 寻求帮助,它会给你指明方向与意义所在。 薛荣著的《每天一堂哲学启蒙课》以流畅的文笔 ,缜密的思辨,将那些艰深的哲学问题讲得浅显易懂 ,助你找到通往智慧的入口。
目录
第一章 哲学家谈生活 立身立国以营善德的生活,是最优良的生活 1.省察自己与他人是最高等级的善 2.苦难的锤炼不是痛苦的,而是惬意的 3.拥有智慧的人才能拥有真实的快乐 4.立身立国以营善德的生活,是最优良的生活 5.正确的生活方式的四大重要内涵 6.生活应该合乎自然、合乎理性 7.爱与知识,成就美好人生 8.孤独并不可耻,而是一种荣耀 9.向生活回归 10.激发向上的生命意志,不要千篇一律的灵魂 11.将妒忌视为幸福生活之大敌 12.财富犹如海水,越是喝得多越是口渴 13.人当有礼,以礼治国 第二章 哲学家谈人性 修炼人性比天性之善恶更为重要 1.人天生渴望社会生活 2.无意识是人类心理最原始的因素 3.性冲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本源 4.人类心灵深处有朝向快乐的强烈倾向 5.人的需要是一个有层次的体系 6.爱他人与爱自己,要么都是美德,要么都是罪恶 7.情感具有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属性 8.情感源于人性的一部分,并非人性的缺陷 9.人的行为源于习惯,而非理性的思考 10.倘若人们意欲设立法律,就必先承认人性之恶 11.修炼人性比天性之善恶更为重要 12.世界是虚无的,人是自由的 13.找不到自己的人,真正“无家可归” 第三章 哲学家谈死亡 生命的终结不过是自然予以的恩惠 1.不死的灵魂是不朽的 2.哲学家的生活无异于“死亡练习” 3.不谈死亡,并习惯相信死亡与我们无关 4.死亡是每个生命必将走向的终点 5.人类极其强烈的生的本能从何而来 6.禁欲是摆脱痛苦的唯一途径 7.正视死亡的过程,让生存的勇气与智慧得以彰显 8.生命的终结不过是自然予以的恩惠 9.人只有面对死亡时,才能深刻体会自我的存在 10.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 11.时光流逝并不仅仅意味着人的老去 第四章 哲学家谈德行 至善的真理带来光明,照亮人的灵魂 1.至善的真理带来光明,照亮人的灵魂 2.公正是真正关心他人的善 3.德性高于一切其他品质 4.善与人的伦理情感相符合 5.人要成为自己的主人,而非受制于传统的道德观 6.道德失去了真诚,就会自相矛盾 7.巨额财富的很多用途不过是徒劳无功的幻想 8.道德的需求源自各种欲望问的冲突 9.属于正派人的时代即将过去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