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儿童的人格教育(精)

儿童的人格教育(精)

  • 字数: 129
  • 出版社: 华东师大
  • 作者: (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译者:张庆宗
  • 商品条码: 9787567557574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37
  • 出版年份: 2017
  • 印次: 2
定价:¥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儿童阶段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会影响孩子的 一生,决定孩子的未来。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著的《儿童的人格教育(精) 》是“个体心理学之父”阿德勒关于儿童人格教育的 经典著作,汲取多年儿童心理研究的精髓,从各个方 面向读者阐述了如何去呵护孩子,爱孩子,并让孩子 顺利地长大成人。
作者简介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奥地利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他与弗洛伊德和荣格一起被人们并称为深蕴心理学的三大奠基人。他认为科学知识的价值在于其对于人类本身的贡献。他提出“自卑与超越”“社会情感”是性格发展的动力源泉,这一观点为我们更好地理解人性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阿德勒一生精力充沛,勤于著述,发表论文、出版著作300余种。主要著作有《自卑与超越》《理解人性》《生活的科学》《神经症问题:病例史手册》《个体心理学的实践与理论》等。阿德勒的著作被翻译成法语、西班牙语、荷兰语、意大利语、俄语、汉语、日语、韩语等多种文字出版。
目录
引论 统一人格 心理补偿机制 社会情感 三个问题 第一章 人格的统一性 儿童人格的统一性 人格的发展模式 第二章 追求优越及其对教育的意义 追求优越感 儿童追求优越感的不同表现 让儿童保持心理平衡 学校教育与个体发展 第三章 如何引导孩子追求优越感 区分有益与无益的优越感追求 懒惰心理学 口吃的心理 第四章 儿童的自卑情结 鼓励儿童 教师的神圣职责 人类的归属感 自卑情结的表现 第五章 如何防止儿童产生自卑情结 决定孩子发展的要素 15个问题 第六章 社会情感及其发展障碍 人类的社会情感 童年时期的环境影响 孩子在家庭中的位置 老幺的特征 长子的特征 性别角色差异 第七章 儿童在家庭中的地位 早期环境的影响 白日梦解析 第八章 作为准备性测试的新环境 新环境 心理问卷讨论 男女差异 被收养子女 继子女 私生子处境 第九章 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学校环境 智力测试 学习的兴趣 课堂里的合作与竞争 能力遗传论 成绩差的连锁反应 教学观察 男女同校 心理学与教育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