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唐代吏部尚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

唐代吏部尚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

  • 字数: 262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董劭伟
  • 商品条码: 9787500497974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22
  • 出版年份: 2012
  • 印次: 1
定价:¥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唐代吏部尚书位居尚书六部之首,是尚书省最为重要的部门之一,为专 职负责人事政务的中央行政机构。对唐代吏部长官吏部尚书进行全面系统的 研究,则是进一步深入认识唐代政治、制度史的重要环节。董劭伟所著的《 唐代吏部尚书研究》分上下篇,上篇从行政制度层面考察吏部组织与吏部尚 书职能及其与唐代政治的关系,下篇从人事制度层面论述吏部尚书担任者的 出身与仕履情况。《唐代吏部尚书研究》既注重宏观考察也注重微观分析, 通过对大量传世文献、碑刻等资料的仔细钩稽考索,对唐代近三百年间吏部 尚书的制度沿革、人选、职能及其政治作用等问题进行了分门别类、条分缕 析的考察。
作者简介
董劭伟,男,1979年生,河北鹿泉人。现任教于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吉林大学法学博士后。2005年毕业于河北大学人文学院,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获历史学博士学位。中国唐史学会、中国法律史学会会员。主要从事魏晋隋唐史和中国法律史研究,侧重于制度史、行政法史。已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两项。现主持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一项。
目录
序 绪论 一 选题旨趣 二 古代文献 三 研究概况 上篇 行政制度:组织与职能 第一章 唐代尚书吏部的组织结构 一 吏部流变:魏晋至隋唐 (一)吏部渊源 (二)魏晋南朝 (三)十六国北魏时期 (四)齐周隋时期 (五)唐代吏部概观 二 吏部侍郎 三 郎中与员外郎 (一)吏部司 (二)司封司 (三)司勋司 (四)考功司 第二章 唐代吏部尚书的职掌 一 执掌文官铨选 (一)主持铨选 (二)铨选范围 (三)调整铨选 二 吏部长官职能的行使 (一)签署文书 (二)制定律令 (三)参议朝政 (四)修撰姓氏书 三 兼任官与临时差遣 (一)兼任官分析 (二)临时差遣 第三章 吏部尚书与唐代政治 一 吏部尚书与唐前期政治 (一)高祖太宗时期 (二)高宗武周时期 (三)中宗睿宗时期 (四)玄宗时期 二 吏部尚书与唐后期政治 (一)肃代德顺四 朝 (二)宪宗时期 (三)穆敬文武宣五 朝:以牛李党争为中心 (四)唐朝末年 下篇 人事制度:出身与仕履 第四章 唐代吏部尚书的出身 一 相关历史记载 (一)唐前期 (二)唐中期 (三)唐后期 二 吏部尚书的籍贯分布 (一)籍贯分布特点 (二)籍贯分布分析 三 吏部尚书的出身阶层 (一)出身阶层特点 (二)出身阶层分析 第五章 唐代吏部尚书的入仕与仕履 一 吏部尚书的入仕途径 (一)入仕与起家情况 (二)入仕途径 (三)起家官 二 吏部尚书的仕履:特别是其人事才能的锤炼 (一)仕履职官说明 (二)人事职官仕履分析 三 吏部尚书的遴选 (一)无人事职官经历之吏部尚书 (二)由任命制书看吏部尚书选任 第六章 唐代吏部尚书的迁转 一 吏部尚书的迁入官 (一)迁入官基本情况 (二)迁入官分析 二 吏部尚书的迁出官 (一)迁出官基本情况 (二)迁出官分析 三 吏部尚书员阙与任期概述 (一)任期基本情况 (二)任期典型事例分析 四 仕途地位 (一)仕途地位:与宰相比较 (二)仕途位置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