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小学数学中的为什么

中小学数学中的为什么

  • 字数: 350
  • 出版社: 福建教育
  • 作者: 李祎
  • 商品条码: 978753345922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45
  • 出版年份: 2012
  • 印次: 1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是作者着眼于数学理解,对数学进行自觉“追问”和反思所取 得的成果,目的在于澄清数学中的模糊认识.揭示数学的来龙去脉,洞察数 学知识的本质,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数学和理解数学,以克服和解决数学教 学中存在的“会而不懂”现象。 李祎编著的《中小学数学中的为什么》内容分别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 展开。微观层面依内容和学段的不同,分为“小学数学篇”、“初中数学篇 ”和“高中数学篇”。宏观层面着眼于内在联系和学科整体,由“学科视野 篇”和“思想方法篇”两部分构成。 《中小学数学中的为什么》可供中小学数学教师研修、培训之用,也可 作为师范生拓展知识的选修教材,还可供广大数学教育研究人员阅读和参考 。
作者简介
李祎,男,1971年4月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数学方向)的研究,先后在《教育研究》《中国教育报》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多部,代表作有专著《数学教学生成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版),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 重点课题、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多项课题,先后荣获福建省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山西师范大学“模范教师”、南京师范大学“优秀研究生”等奖项和称号。
目录
小学数学篇 1.为什么0不能作除数? 2.自然数的个数比偶数的个数多吗? 3.为什么圆周率是圆周长与直径的比? 4.为什么能从三视图得到物体的形状? 5.为什么O.999=1? 6.为什么采用这些数学运算符号? 7.为什么要先乘除后加减? 8.面积和体积能严格定义吗? 9.为什么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时,分数化成的无限小数一定是循环小数? 10.为什么“比”、“分数”和“除法”不一样? 11.百分数和分数有哪些区别? 12.为什么要把O作为自然数? 13.为什么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长×宽”?” 14.自然数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有什么不同? 15.为什么说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 16.为什么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 17.为什么小数点对齐才能相加减? 18.为什么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19.1+1=2可以证明吗? 20.整数乘以分数与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是否相同? 21.平行四边形是梯形吗? 22.“O”就是“没有”吗? 23.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平均统计量? 24.进位制是怎样产生的? 25.为什么这样的争议没有太大意义——以“圆的对称轴”为例 26.三角形的稳定性可以“证明”吗7 27.为什么不能说小数是特殊的分数? 28.为什么说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初中数学篇 高中数学篇 学科视野篇 思维方法篇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