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德性之后/外国伦理学名著译丛

德性之后/外国伦理学名著译丛

  • 字数: 327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美)阿拉斯代尔·麦金太尔|责编:冯春凤|总主编:罗国杰//郑文林|译者:龚群//戴扬毅
  • 商品条码: 9787520319935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62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当代美国著名的 哲学家、伦理学家麦金太尔 的重要著作,被20世纪晚期 批评家们誉为“伦理学研究 的新的转折点”,成为当代 德性伦理学兴起的标志性著 作,其影响力至今仍然不可 低估。本书首先从理论上审 视当代人的道德处境,发出 令人忧虑的困惑:启蒙运动 之后的现代社会由于告别了 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两千 年来的德性传统,从而处于 “德性之后”的历史时代。本 书的任务之一就是追述这一 伟大传统。麦金太尔 以“after virtue”的双重意义 立论,同时呼唤回到伟大的 德性传统主导的人类社会, 重建人类道德和人类共同体 。
目录
译者前言 一 当代的道德危机和道德理论危机 二 西方的德性传统 三 德性论 四 几点评价 第一章 一个令人忧虑的联想 第二章 当代道德分歧的性质和情感主义的主张 第三章 情感主义:社会内容和社会背景条件 第四章 先前的文化和启蒙运动对道德合理性的论证 第五章 论证道德合理性的启蒙运动为什么失败 第六章 启蒙运动论证失败的某些后果 第七章 “事实”、阐释与专门知识 第八章 社会科学中普遍概括的特征及其预言力量的缺乏 第九章 尼采还是亚里士多德? 第十章 英雄社会中的德性 第十一章 雅典的德性 第十二章 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 第十三章 中世纪的状况 第十四章 德性的性质 第十五章 德性,个人生活的整体和传统的概念 第十六章 从诸德性到德性及德性之后 第十七章 正义:变化中的德性概念 第十八章 德性之后及追寻德性:尼采或亚里士多德、托洛茨基和圣·本尼迪克特 第十九章 第二版跋 一 哲学与历史的关系 二 德性和相对主义的问题 三 道德哲学与神学的关系 参考书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