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社会转型下的中国媒介审判现象研究/当代浙江学术文库

社会转型下的中国媒介审判现象研究/当代浙江学术文库

  • 字数: 229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付松聚
  • 商品条码: 978751617925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4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当前,我国处在一个深刻的社会转型体制中。新 闻媒体和司法机关作为两种重要的社会规制力量,在 共同致力于实现社会正义的路径中难免出现碰撞和冲 突。其中,两者冲突最为明显的外在表征莫过于“媒 介审判”现象。付松聚著的这本《社会转型下的中国 媒介审判现象研究》以我国“媒介审判”现象为研究 选题,立足于新闻传播学和法学两个研究领域,梳理 了我国“媒介审判”现象相关概念、流变过程、形成 动因,运用传播学的模式理论构建了我国“媒介审判 ”现象的传播模式及其机理,并针对我国“媒介审判 ”现象的负面影响,有效地提出了防范“媒介审判” 现象的对策,这对我国司法审判制度改革和规范媒体 对案件的报道,防止舆论影响司法公正有着实践指导 意义。
作者简介
付松聚,河南平顶山人,新闻学副教授,郑州大学新闻学硕士毕业。现任职于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网络传播学院、网络传播研究院。先后在全国新闻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6篇,在国家级报刊发表论文2篇,在其他新闻专业期刊发表论文25篇,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各1项,主持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项目1项,并获浙江省社科联省级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全额重点资助项目,主持市厅级课题共计5项,论著3部。
目录
第一章 转型社会中的经济发展与价值迷失 第一节 转型中的媒体:发展与浮躁并行 第二节 转型中的司法:公平与正义的呼喊 第三节 媒体与司法的博弈:“媒介审判”现象 第二章 什么是“媒介审判”现象 第一节 “媒介审判”现象的渊源 第二节 “媒介审判”现象的定义界定 第三节 “媒介审判”现象的别称 第四节 “媒介审判”现象的典型特征 第三章 我国“媒介审判”现象的学术研究争议焦点 第一节 我国存在“媒介审判”现象吗 第二节 “媒介审判”现象是舆论监督吗 第三节 “媒介审判”现象损害司法独立吗 第四章 我国“媒介审判”现象的历史流变 第一节 媒体本位功能缺失时期 案例一:“胡风反革命集团案” 案例二:“渤海二号沉船事件” 第二节 传统媒体舆论监督繁荣时期 案例一:“夹江打假案” 案例二:“张金柱案” 案例三:“张二江案” 第三节 网络媒体舆论监督凸显时期 案例一:“刘涌案” 案例二:“哈尔滨宝马案” 案例三:“抚顺幼女小兰受残害案” 案例四:“富士康状告记者案” 案例五:“邱兴华案” 案例六:“邓玉娇案” 案例七:“罗彩霞案” 案例八:“药家鑫案” 案例九:“李天一案” 第五章 我国“媒介审判”现象的成因 第一节 宏观层面:我国特殊的转型期社会 一 社会机制的残缺性 二 社会矛盾的多发性 三 公众心态的盲从性 第二节 微观层面:司法、媒体和公众的博弈 一 司法层面 二 媒体层面 三 社会其他层面 第六章 我国“媒介审判”现象的传播模式及其机理 第一节 “媒介审判”现象的传播模式 第二节 “媒介审判”现象的传播机理 第七章 对我国“媒介审判”现象的理性思考 第一节 中西“媒介审判”现象特色对比 第二节 “媒介审判”现象存在的现实意义 一 “媒介审判”现象存在的现实语境 二 “媒介审判”现象存在的现实意义 第三节 法治视野下“媒介审判”现象的负面效应 一 干扰司法独立 二 践踏司法公正 三 有损法院威信 四 造成“新闻侵权” 第八章 我国“媒介审判”现象的防范对策 第一节 强化和完善司法体制改革 一 推进法院体制改革,增强法院和法官的独立审判权 二 完善和落实审判公开制度,增加司法审判透明度 三 借鉴西方司法审判经验,灵活运用司法实践 第二节 积极构建良性的媒体生态 一 加强媒介自律建设,提倡“第三种规范” 二 遵循客观报道规律,改进案件新闻报道 三 遵守案件报道法规,提升从业者的法律修养 四 呼吁新闻法的尽快出台 第三节 构建媒体与司法合作机制 一 在求同存异中增进互信 二 在信息交流中加强互动 三 在平等协作中给予互惠 第四节 加强公民的媒介素养教育 一 多渠道提升公民媒介素养教育 二 提倡媒体向公民开放 第九章 我国“媒介审判”现象的经典文献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