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维特根斯坦的哥白尼革命

维特根斯坦的哥白尼革命

  • 字数: 234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英)伊尔哈姆·迪尔曼|译者:李国山//沈学甫
  • 商品条码: 978752272805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3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集中探讨这一论题 :我们如何能够在既不接受 语言实在论又不向任何一种 语言唯心论示好的情况下, 设想语言和实在的关系?维 特根斯坦并不像其他语言哲 学家那样,先将语言和实在 视作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 然后再试图在二者之间建立 起某种关联。他另辟蹊径, 将这种引发无限纷争的二元 对立模式抛掷一边,转而从 作为语言使用者的人如何在 其诸多生活形式中同实在相 交融这一视角入手,探讨纷 繁复杂的语言实践活动。只 要看,不要想;只做描述, 不构建任何理论。迪尔曼相 当准确地把握住了它,并以 此为线索打开了一个解读维 特根斯坦哲学的大思路。
作者简介
李国山,1965年12月生,安徽寿县人。1984-1991年,就读于四川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硕士学位;1991-1997年在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工作;1997-2000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期间赴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访学一年;2000年至今,在南开大学哲学院工作。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2012年起,担任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常务理事。现为南开大学哲学院外国哲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分析哲学、西方认识论。已出版学术专著《言说与沉默》(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语言批判与形而上学》(商务印书馆,2014年),出版译著6部、教材4部,发表学术论文、译文四十余篇。
目录
导论 一 关于本书 二 问题:语言与实在 三 维特根斯坦论语言与实在 四 维特根斯坦的哥白尼革命 五 维特根斯坦关于可说者与可在语言中显示者的区分 六 对维特根斯坦的回应 七 最后的说明 第一章 实在论及其拒斥:维特根斯坦的哥白尼革命 一 何为哲学实在论? 二 何为语言与实在的关系问题? 三 维特根斯坦的反实在论:我们语言的语法特征不对任何东西负责吗? 四 如果语言与实在的关系是内在的,那么这是否意味着,语言产生之前实在不存在呢? 五 结论:维特根斯坦的反实在论并非一种唯心论形式 第二章 拒斥实在论的危险:语言唯心论 一 何为语言唯心论? 二 拒斥实在论:赞赏其意蕴 三 语言与人类世界 四 结论:逻辑范畴与使用中的概念 第三章 维特根斯坦与语言唯心论 一 维特根斯坦是语言唯心论者吗? 二 维特根斯坦和休谟论归纳问题 三 维特根斯坦和班波罗夫论共相问题 四 维特根斯坦和康德论经验论的界限 五 总结 第四章 伯纳德·威廉斯:维特根斯坦与唯心论 一 《逻辑哲学论》与先验唯我论 二 《哲学研究》与先验唯心论 三 《论确实性》与相对主义 四 维特根斯坦真正在想什么? 五 结论 第五章 伯纳德·威廉斯:一种精致实在论 一 实在论:语言、知识与实在——威廉斯观点概要 二 威廉斯的绝对实在观 三 对威廉斯绝对观的批判 第六章 安斯康姆:维特根斯坦是语言唯心论者吗? 一 《哲学研究》与语言唯心论问题 二 《论确实性》与文化相对主义问题 三 结论 第七章 蔻拉·黛蒙德:维特根斯坦与哲学中的实在论精神 一 “无经验论的实在论” 二 哲学中的真与假 三 结论 第八章 希拉里·普特南:形而上学实在论与内在实在论 一 两种实在论? 二 普特南不信奉语言唯心论 三 康德和普特南的无二分法的实在论 四 后期普特南:在罗蒂的镜像中祛除“内在实在论” 五 结论 第九章 希拉里·普特南:伦理学与实在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