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译路帆远(汉学家谈翻译上中下)/中国非洲研究院文库

译路帆远(汉学家谈翻译上中下)/中国非洲研究院文库

  • 字数: 901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编者:李新烽//白乐|
  • 商品条码: 978752272270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941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2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2020年,《译路峰景— —名家谈翻译》三部曲的出 版,获得了译界学者和广大 翻译研究、爱好者的一致好 评。不少国内高校师生及海 外同仁表示,书中多位实践 派名师的译笔之谈,对其翻 译学习与研究有很大的启示 意义。在总结经验、发扬成 绩的基础上,本书将目光投 向域外汉学家,推出姊妹篇 《译海远航——汉学家谈翻 译》。本书延续《译路峰景 ——名家谈翻译》的策划思 路与编撰定位,通过“汉学 名家荟萃”的方式,为广大 读者呈现多样化、多视角的 “翻译盛宴”。在长期从事东 西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许多 汉学家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 验和独特的翻译感悟。本书 因此将这些宝贵经验与心得 加以系统化整理,集结成书 ,以飨读者。总体而言,共 囊括60余位汉学家,跨14 余个国别,译本涉及多部中 国经典古籍及现当代著作。 书稿以《中国社会科学报》 为依托,也融合了其它主流 翻译报刊及高校学刊,收录 了有关“汉学家与翻译”的多 篇文章。此外,我们也邀请 一些长期从事汉学研究与典 籍外译的国内学者为本书撰 稿,或将他们以往的汉学家 访谈稿整理成文,或展开对 某个汉学家及其译本的评述 。上册为“汉学家访谈实录” 专题,精选了多篇对国际著 名汉学家的专访文章。中册 延续上册的“汉学家访谈实 录”专题,另包含“海外译介 传播”专题。下册为“汉学家 译本评述”专题,结合汉学 家所处的时代背景与结缘汉 学的研究经历,分析了每位 汉学家的翻译思想与作品风 格、梳理了具体译本的特色 与亮点。
作者简介
李新烽,博士,作家,二级研究员,中国非洲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西亚非洲系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西亚非洲》和《中国非洲学刊》杂志主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兼任中国亚非学会会长、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长江学者”评审专家。李新烽1981年于西安外国语大学英语系毕业后留校工作,两次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分获法学硕士学位和管理学博士学位;公派留学英国,获威尔士大学文学硕士学位。曾任人民日报社驻南非首席记者和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200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008年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主要研究非洲政治和中非关系。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求是》等期刊上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非洲踏寻郑和路》(中英文版)、《郑和与非洲》(中英阿文版)和《南非土地制度研究》(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和创新工程2022年度重大科研成果)等多部专著。目前是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2021年重大招标项目“非洲通史(多卷本)”(LSYZD21022)首席专家。《非洲踏寻郑和路》2007年荣获中宣部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温家宝总理为该书题词:“山一程,水一程,身向世界行;风一更,雪一更,心怀天下事。”南非总统拉马福萨、肯尼亚总统肯雅塔为《非洲踏寻郑和路》《郑和与非洲》英文版作序。白乐,1989年5月生。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对外传播中心记者、编辑,从事《中国社会科学报》“世界与中国”版面学术报道与采写工作。2013年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汉笔译专业,获得翻译硕士学位。曾以英译王维《山居秋暝》一诗在150余份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首届清华北大诗歌翻译大赛”二等奖。2015年赴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多次被评为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优秀个人”。在《中国社会科学报》“世界与中国”版面发表访谈类、报道类、编译类文章数篇,尤以“国际回声——外国学者热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文明世界谈”等栏目发表的文章受到好评。2023年,报道南非金砖国家峰会的稿件《“中国风采”引领金砖合作未来之路》获得中央网信办全网推送。曾近距离专访许渊冲、李文俊等国内一代翻译名家,也曾专访艾恺、顾彬、侯格睿、白雪丽、吴芳思等国际知名汉学家。2020年,出版全三册《译路峰景——名家谈翻译》(合作主编)。
目录
上册 汉学家访谈实录 美国汉学家安乐哲访谈:从《道德经》的翻译谈起 美国汉学家罗慕士访谈录:15年英译《三国演义》 美国汉学家倪豪士访谈:《史记》翻译的机缘与承诺 论《史记》在西方的传播与研究——美国汉学家侯格容教授访谈录 美国汉学家任博克访谈:开拓《庄子》英译新视野 美国汉学家芮效卫访谈:《金瓶梅》英译本的策略与方法 美国汉学家杜润德教授访谈:《左传》《史记》等典籍翻译 美国汉学家白牧之夫妇访谈:《论语》英译中的历史考证和阐释 美国汉学家金介甫访谈:沈从文小说的英译 美国汉学家葛浩文访谈:“我只能是我自己” 美国汉学家白亚仁访谈:余华作品的译介与传播 美国汉学家罗鹏访谈:文学研究应“依靠”译作 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访谈:我理想的翻译,应该可以在不同传统间移动 美国汉学家凯瑟琳·柯丽德访谈:文学翻译与文化研究 美国汉学家白雪丽访谈:让读者体验“另一种生命形式”的原著 美国汉学家伊维德访谈:带中国古代说唱文学走向世界 美国汉学家魏莉莎访谈:京剧剧本翻译思考 英国汉学家韩斌访谈:我的中国当代文学翻译之路 英国汉学家蓝诗玲访谈:鲁迅小说英译面面观 英国汉学家闵福德访谈:拿出“最好的中国” 英国汉学家米欧敏访谈:从晏子到麦家的翻译 英国译者郝玉青访谈:谦卑心态译“金庸” 德国汉学家顾彬访谈:中国经典的阐释与翻译 法国汉学家雷米·马修访谈:先秦文学的翻译与研究 …… 中册 海外译介传播 下册 汉学家译本评述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