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古代中华观念的形成

古代中华观念的形成

  • 字数: 265
  • 出版社: 江苏人民
  • 作者: (日)渡边英幸|责编:陆诗濛|总主编:刘东|译者:吴昊阳
  • 商品条码: 978721429033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59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古代中华观念的形成》利用传世文献和出土 文献,将中华这一概念的形成视为始于先秦并在后 世不断发展的含义和语言的层累,讨论中华概念构 建的过程,分析构建中华概念的基础以及不同中华 观念间的差异与联系。揭示先秦时期汉语中的“中 华”、“夷狄”、华夷思想雏形的形成经过及其蕴 含的层累性差异和动态性联系,进而讨论处于诞生 期的中华观念和华夷思想的各个层面,重新定位其 在先秦历史上的地位。
目录
序章 何谓”中华” 第一节 本书的写作目的 第二节 前近代的”中华”观念 第三节 华夷思想的逻辑与位相 第四节 黄河流域的环境与文化 第五节 课题安排 第一章 先秦时期的华夷言论 序言 第一节 西周史料中的”夷狄”认识和”中华”观念 第二节 春秋史料中”夷狄”的层累性 第三节 《左传》的”中华”言论 第四节 《公羊传》《谷梁传》的”中华”言论 第五节 春秋史料中华夷认识的层累性 第六节 战国史料的华夷言论 结语 第二章 春秋时期的”戎” 序言 第一节 春秋时期的”戎””狄”问题 第二节 山戎与北戎 第三节 晋国对”戎””狄”的掌控与《左传》的”戎狄”观念 第四节 ”九州之戎”与戎蛮氏———春秋时期”戎”的居住模式 结语 第三章 鲜虞中山国的建立 序言 第一节 中山国的历史及其问题点 第二节 关于中山国的文献记载 第三节 鲜虞中山、战国中山的各种关联学说 第四节 春秋时期的”狄”与鲜虞中山的建立 结语 第四章 春秋时期的国际会盟与华夷秩序 序言 第一节 夷不乱华 第二节 春秋时期的”国际”会盟与蛮夷戎狄 第三节 蛮夷戎狄与诸侯国之间的会盟及来朝 第四节 多国会盟对蛮夷戎狄的排斥 第五节 同盟诸侯与兄弟甥舅 结语 第五章 晋文公流离各国的故事及其背景 序言 第一节 春秋晋国的性质与霸主体制 第二节 《左传》《国语》《史记》中的晋文公故事 第三节 践土策命 第四节 晋文公故事的背景(1)———晋国与戎狄、诸侯的关系 第五节 晋文公故事的背景(2)———齐宋楚秦与蛮夷戎狄 结语 第六章 从禹迹到诸夏 序言 第一节 夏朝传说 第二节 大禹创造的世界 第三节 从禹迹到诸夏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