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区域经济学(第二版)

区域经济学(第二版)

  • 字数: 440
  • 出版社: 经济管理
  • 作者: (意)罗伯塔·卡佩罗|责编:亢文琴|译者:安虎森
  • 商品条码: 978750968336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61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区域经济学被公认为是 一门独具特色的经济学分支 学科,它激励人们围绕区域 经济学研究主体构建和发展 各种理论和模型。本教材涵 盖了权威的和最新的区域经 济学理论,以及在过去十多 年间所取得的重要的理论成 果。 区域经济学涉及的主题 涵盖了从最早的区位理论到 最新的区域增长理论。本教 材结合当前欧盟为设计新的 一体化政策而提出的智能专 业化策略的一些争论问题, 这为学生理解这些问题提供 了更加全面的指导。 本教材涵盖的关键内容 包括: 邻近性理论和创新理论 地域资本概念 有关城市增长中的聚集 经济作用的争论 本书可以作为本科生区 域和城市经济学以及空间规 划课程的教材。
目录
绪论 一、经济学与空间 二、区位和实体度量空间 三、区域经济增长和均质抽象空间 四、地区发展和多元联系空间 五、区域经济增长和多元程式化空间 六、走向理论的融合:宏观经济增长模型的地域基础 七、趋同理论和趋异理论:现已被取代的差别 八、理论的独特要素:本书的结构 第一部分 区位理论:实体度量空间 第一章 聚集与区位 一、聚集经济与运输成本 二、地方化经济与运输成本 三、市场规模与运输成本 四、规模经济与运输成本 五、空间需求、市场均衡与厂商区位 六、区位选择中的相互依赖:霍特林模型 七、评价 八、本章小结 第二章 通达性与区位 一、通达性与运输成本:土地价值与利用 二、农业活动区位:杜能模型 三、厂商的城市区位:阿朗索模型 四、城市中的家庭区位 五、一般均衡模型的新进展 六、评论 七、广义的可达性与引力模型 八、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等级与区位 一、城市等级与城市体系 二、地理学方法:克里斯泰勒模型 三、经济学方法:廖什模型 四、两个模型的评价 五、近期的一些研究进展 六、研究城市体系的新理论:城市网络 七、本章小结 第二部分 区域增长理论:均质抽象空间 第四章 生产结构与发展 一、区域增长与发展的不同解释 二、不同的空间概念 三、发展阶段论 四、发展阶段与差距 五、产业结构与区域增长:偏移—份额分析法 六、中心外围方法 七、本章小结 第五章 需求 一、需求与区域增长 二、区际联系:账户与宏观经济因素 三、出口地区:输出基础模型 四、输出基础模型的评价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