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清季民国时期的思想界(典藏版)(精)/鸣沙

清季民国时期的思想界(典藏版)(精)/鸣沙

  • 字数: 473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章清|责编:梁艳玲//陈肖寒//石岩
  • 商品条码: 978752018015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78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9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稿为2015年出版的《清季民国时期的“思想界” 》一书的修订再版,原版2014年曾列入“国家哲学社会科 学成果文库”,分上下册,共100万字。现在作者做了精简 压缩,调整为40万字,除了缩短篇幅及校正讹误之外,还 补充了新的史料。 本书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八章。描述了清末民国时 期读书人创办报刊、在报刊上登载言说的历史情况。包括 “思想界”形成的背景、报章发行的拓展、报章与学术的 关系、报章作为“生意”、报章对社会的影响、读书人表 达方式的转变、读书人晋升的阶梯、清季民国时期的“公 共舆论”等。
目录
引言 作为“场域”的“思想界”:新型媒介与读书人 一 援西入中:报章与晚清社会 二 初识报章:“上下通”与“中外通” 三 作为“场域”的“思想界” 第一章 “合群”的诉求:“思想界”形成的背景 一 作为“合群”载体的报章、学会及学校 二 报章作为“合群”的要素 三 互为代派:报章销售网络的建立 四 “自改革”:与官方的互动 第二章 “思想界”的浮现:社会重组下的“亚文化圈世界” 一 晚清对“思想界”的表述 二 从“省界”到“业界”——“亚文化圈世界”的形成 三 “中等社会”及其阶级意识的萌芽 四 “思想界”与中国社会的重新组织 五 “思想界”的潜流:来自官方的反应 第三章 由隐性走向前台的“思想界”:“思想版图”的拓展 一 民国时期报章所呈现的“思想版图” 二 “思想版图”的结构与节奏 三 隐然已存在的“思想界” 第四章 “思想界”的多重色彩:报章与学术 一 “学战”意识下对“报章”的认知 二 分科观念左右下的“报章” 三 西学汇编资料中的“报章” 四 大学·刊物·社会:报章的另一种“生意” 五 “学高于政”:“思想革命”的流行 第五章 “思想界”的多重色彩:报章与政治 一 读书人的组织与“思想冲突”的加剧 二 “思想界”的“主义” 三 政治势力如何借重“思想界” 第六章 书局·报章·读书人:共同的“生意” 一 作为“生意”的报章 二 书籍与报章的关联 三 另一种“生意”:新式书局与读书人 四 读书人的“生意经” 第七章 “思想界”的另一面:读书人表达方式的转变 一 作为“三不朽”之“立言” 二 新型媒介与表达方式的转变 三 围绕报章文字的争辩 四 笔走偏锋:“思想界”的另一面 第八章 阅读报章:读书人“晋升的阶梯” 一 “阅读公众”的培育:上下的互动 二 由邸报到新式报章:阅读的转向 三 报章与新知:科举改制引发的冲击 四 阅读报章:读书人通向社会之阶梯 五 中心与边缘:不同的阅读体验 结语 “思想界”:清季民国时期的“公共舆论” 一 新型传播媒介与文明的建构 二 “思想界”成为解析近代中国的一把钥匙 三 “思想界”:延续不绝的反省与批评 四 何为“公共”?谁的“公共”?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再版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