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古典文献学基础(第二版)

古典文献学基础(第二版)

  • 字数: 386
  • 出版社: 北京大学
  • 作者: 董洪利
  • 商品条码: 9787301317457
  • 版次: 2
  • 开本: 16开
  • 页数: 417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对古典文献学的内涵与外延有多种说法,涉及以考证古籍源流为基础的古典文献学,以服务于古文献阅读、整理、研究和利用的历史文献学,以关注文献的载体、内容、保藏及流通的图书文献学。本书是为普通高校中文本科学习古典文献学提供的教材,因此重点在于介绍传统古典文献学中常见、基本的内容。全书共六章,总论部分全面介绍古典文献学的知识体系的构架,分论部分以版本、目录、校勘、训诂、辑佚、辨伪为主,以文献的载体、形制、刊印、典藏、编纂、整理等方面的内容为辅,介绍文献学的核心知识和一般知识的核心内容。
作者简介
董洪利,1948年生,1972年入读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1987年在北大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攻读博士学位,1990年毕业获博士学位。生前为北京大学中文系和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古典文献教研室主任、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副主任。
目录
第一章总论 ——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第一节文献与文献学/ 一文献释义/ 二文献学的内涵与外延/ 第二节古典文献学的知识架构/ 一核心层面/ 二一般层面/ 三专题层面/ 第三节古典文献学的价值体现/ 第二章古籍版本学/ 第一节古籍版本学的定义/ 一“古籍”/ 二“版本”/ 三“古籍版本学”/ 第二节何谓“善本”/ 第三节版本学有关名词术语/ 一单页古书的版式结构/ 二古书的外形结构/ 三其他名称/ 四古书版本的类别/ 第四节书册制度/ 一图书简史/ 二纸的发明/ 三纸书装帧形式的演变/ 第五节雕版印刷与活字印刷/ 一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 第六节历代刻书状况及特点/ 一宋代刻书/ 二辽、金、元刻书/ 三明代刻书/ 四清代刻书/ 第七节古籍版本学基本技能/ 一版本鉴定/ 二版本考订/ 三版本鉴定与版本考订的辩证关系/ 第三章古籍目录学/ 第一节目录与目录学/ 一“目录”名称的由来/ 二目录学的形成及意义/ 第二节古籍目录的功用/ 一指点读书治学的门径/ 二考察学术源流的演变/ 三了解书籍的内容,查找所需图书/ 四考察书籍的源流,辨别书籍的真伪/ 第三节古籍目录分类及演变/ 一《七略》与六分法/ 二四部分类法的产生/ 三“四分”“五分”“七分”法并行/ 四四分法正统地位的确立/ 第四节古籍目录编制简况/ 一《汉书·艺文志》/ 二《隋书·经籍志》/ 三《旧唐书·经籍志》与《新唐书·艺文志》/ 四宋代的几部重要目录/ 五明代的几部目录/ 六《四库全书》与《四库全书总目》/ 第五节古籍目录的主要类型/ 一从编制目的、功用上区分/ 二从内容、性质上区分/ 第四章校勘学/ 第一节校勘与校勘学/ 一什么是校勘?为什么古籍需要校勘?/ 二校勘与校勘学/ 三与校勘相关的几个概念/ 第二节校勘的历史发展与校勘学的形成建立/ 第三节校勘的方法和依据/ 一古籍的基本构成/ 二校勘的方法/ 三校勘的依据/ 第四节致误原因和校勘通例/ 一讹误现象/ 二误字通例/ 三脱文通例/ 四衍文通例/ 五倒文通例/ 六错简通例/ 第五节校勘的具体步骤与校记的撰写/ 一校勘的准备工作/ 二校勘考证/ 三校记的撰写/ 第五章训诂学/ 第一节概说/ 一训诂释义/ 二训诂的起因与发展/ 第二节训诂的内容与方法 ——解释语言文字/ 一解释词义/ 二解释语法/ 第三节常用的训诂术语/ 一某,某也;某者,某也;某也者,某也/ 二谓/ 三言/ 四犹/ 五曰/ 六当为、当作/ 七读为、读曰/ 八读如、读若/ 九之言(之为言)/ 十谓之/ 第四节分析句读/ 一什么是句读/ 二分析句读的重要性/ 三如何分析句读/ 第六章辑佚与辨伪/ 第一节辑佚/ 一什么是散佚文献以及散佚文献的类型/ 二什么是辑佚以及辑佚工作的意义/ 三古书散佚的原因/ 四辑佚的方法/ 五辑佚工作应当注意的问题/ 第二节辨伪/ 一什么是伪书、辨伪以及辨伪工作的重要性/ 二古人作伪的原因/ 三辨伪的方法/ 四辨伪工作应当注意的问题/ 五正确认识伪书的价值/ 后记/ 修订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