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均衡和资本主义停滞)/社会经济史译丛

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均衡和资本主义停滞)/社会经济史译丛

  • 字数: 398
  • 出版社: 浙江大学
  • 作者: (英)邓钢|责编:王志毅|总主编:龙登高|译者:茹玉骢//徐雪英
  • 商品条码: 9787308189255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503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的英文原版在“大分流”辩论之前问世,但 在价值判断和取向上,其与加州学派有高度的不谋而 合之处。本书试图按照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均 衡逻辑来解释中国古代内生性经济制度的理性和效率 。这种理性和效率无疑一方面奠定了中华帝国得以长 久稳定、周期繁荣和不断扩展的制度基础,但另一方 面也大大增加了中国传统经济向现代其他经济模式过 渡的机会成本。一言蔽之,古代的传统经济制度的成 功构成了中国长期经济发展中的路径依赖,这是中华 民族为其古代经济成功而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目录
缩写说明 第一章 引言:问题和新见解 1.1 中国经济史中的悖论 1.2 对理论框架的批判 1.3 研究的领域和理论工具 第二章 中国社会经济体制的主要因素 2.1 经济中农业的优势 2.2 私人土地所有权 2.3 自由的农民:农业经济的脊梁 2.4 重农政府 2.5 集权的政府 2.6 儒家思想 2.7 评论 第三章 三元结构:起源、冲突和均衡 3.2 结构的起源与发展 3.3 理想的均衡状态 3.4 内平衡 3.5 三元均衡下的生活 3.6 评论 第四章 失衡、灾难和复苏 4.1 失衡:三元危机 4.2 灾难:大范围的武装民变 4.3 起义的原因 4.4 起义的主要特征 4.5 起义的性质 4.6 起义的成效、成功率、作用和后果 4.7 进一步讨论 4.8 与公元1789年之后的法国比较 第五章 外部压力与冲击:形式的强化 5.1 农业中国:对入侵者持久的诱惑力 5.2 外部压力及其内部化 5.3 外部冲击及其内化 5.4 三元结构的强化 5.5 对第一个中国之谜的回答 第六章 结论:经济发展中的僵局 6.1 三元结构的超稳定性 6.2 宋朝及其不寻常之处 6.3 总结性评论 附录 附录A 政府牟利 通过贸易垄断获利 通过参与贸易牟利 附录B 明清价格革命与人口增长 历史上的白银进口 货币供给随时间变化 清朝之前 不伴随马尔萨斯危机的价格革命 附录C 农业技术在中国的传播 作物品种:水稻和小麦的传播 犁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