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西南联大行思录(增订版)

西南联大行思录(增订版)

  • 字数: 353
  • 出版社: 三联书店
  • 作者: 张曼菱
  • 商品条码: 978710806455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35
  • 出版年份: 2019
  • 印次: 1
定价:¥5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张曼菱十余年来年浸润于“西南联大”的 成果。其间,作者走访海峡两岸的西南联大老校友, 亲身接触、交谈,拍摄出电视纪录片数部,积累案头 笔记、文献等一手材料不计其数,甚至不乏独家所有 。作者寻访西南联大老校友,目的在于寻访“西南联 大精神”——在中西合璧下,既有“天下兴亡,匹夫 有责”,也有“独立人格,自由精神”的人文精神。 本书用文学化的语言进行纪实性的描述,人物访谈时 的讲话穿插其中,章法上也化整为零。在一个个小专 题内,可见出西南联大人活生生的精神面貌,和对国 家、民族的赤诚与担当,更可见出作者对当下文化教 育建设的思考与忧虑。从“西南联大”到今天,历史 的精神就在“行”与“思”之间跳动,对那激情岁月 与美好人格的怀念向往,跃然纸上。
作者简介
张曼菱,云南人。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任天津市作家协会专业作家。成名作《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被改编为电影《青春祭》。1998年回云南工作,致力于“国立西南联大”历史资源的抢救、整理与传播工作。创作有小说《唱着来唱着去》,散文集《北大才女》,回忆录《中国布衣》《北大回忆》,评论集《张曼菱评点<红楼梦>》,史话《西南联大行思录》等。制作电视纪录片《西南联大启示录》,音像制品《西南联大人物访谈录》。
目录
序:从“传说”到寻觅 第一章 南迁 散漫北大——敏捷清华——南开校殇——书生应变——父女逃 逸——姚家胡同吊——“移栽桢干质”——“气节”说——驻衡 湘——“参军”与长沙大辩论——留学者归来——教授当家—— “祖国的花朵”——“游子身上衣”——少年眼中的祖国——运 送设备——步行团——“民气”——花篮佳话——望断云山 第二章 山城 借住校长楼——“陋室”——女生开旅店——“第二故乡”—— “蓝帕帕”——山水人情——云南的蓝天——“无取、无求、无损” ——云南人的脾气——法官怕教授——《翠堤春晓》的由来——南 屏大戏院——“宜结良缘”——巾帼慕英雄——牢实的人们——革 命姻缘——潇湘韵事——联大学生办教育——流亡者的家——周 家大院与“雷稀饭”——“南渡”忧愤——歌德的精灵——为云 南做水利——制冰——新校舍——“吃饭原理”——“煤油箱子大 学”——茶馆学风——“三剑客”——记账与放炮——洗床单和刻 蜡版——跑警报——“记得少年春衫薄”——杨武之:父训与《群论》 ——闻一多:“诗化家庭”——朱自清:赶马人的披风——贺麟: 总是在争论——杨振宁:黑屋里听故事——赵忠尧:“中和肥皂” ——闻一多:制印——费孝通:假奶粉一梅贻琦夫人:“定胜糕” ——王力夫人:为“白药大王”织毛衣——芮沐夫人:卖掉家传金 器——一个群体的后面——联大学生盖房子——中国乡绅——“最 真挚的朋友” 第三章 弦诵:教授“立”校 教授是学术的核心 相互敬重——互借文稿——“图书、机械、设备都有”——吴大 猷造光谱仪——胡适寄书——“思想上的马帮”——“怪人沈有 鼎”——刘文典骂人 教授树立学风 大师上基础课——师生互教——名教授带队考察——潘光旦调查 土家族——老师身教言教——“零分”与拳师——“老师本身就 像一本教科书”——“读书要有兴趣”——创造的冲动与享受的 冲动——书桌上的公式——“要看到世界”——中美教育比较 教授发现人才并决定培养方式 人生的扭转——“不是一个模子出来的”——到老师家去上课 教授引导学生志向 “科学救国”——“校花”学地质——研究植物最好的地方—— 校园情调——训导长查良钊 教授传授学术和对民族的热情 那个笔记本——教授按自己的理解讲课——“百年陈酒”——叶公 超上语音课——吴宓讲英国文学史——钱穆讲中国史——罗膺中讲 杜诗——马约翰教女生体育 教授关怀社会 李继侗考察荒地——人口普查与大理演讲——张奚若逸事 教授指导社团 闻一多指导新诗社——美术社画挑夫——吴宓组建“石社” 第四章 弦诵:“无为而治” 完善的流程 “教授治校”——刘文典被解聘——校长管教学——淘汰率高—— 梅贻琦风范——课程设置——国文课是必修的——“一年级不分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