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经筋疗法(第3版)

经筋疗法(第3版)

  • 字数: 275
  •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
  • 作者: 黄艺//黄敬伟
  • 商品条码: 9787513254656
  • 版次: 3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1
  • 出版年份: 2019
  • 印次: 1
定价:¥1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壮医经筋疗法是著名壮医黄敬伟教授发掘中医经筋学理论,结合壮族民间传统经筋医术而创立,适应于百余种临床常见病症的治疗,并对其中数十种难治病症的疗效,优于药物治疗及其他疗法,尤其对痹证、神经衰弱、慢性疲劳综合征、儿童智力障碍等具有特殊疗效。该诊疗方法安全实用,操作简单,疗效显著,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简介
黄敬伟教授,1932年生,广西凭祥市人。1956年2月广西南宁卫校毕业后留校任教,1958年9月考入广州中医学院医疗系深造6年。毕业后多年从事中医针灸临床和教学工作。1997~2010年受聘于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客座教授,2000年~2010年受聘于北京藏医院教授。黄艺为黄敬伟之子、学术传承人,2009年参加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任务,暨《民族医药发展关键技术示范研究》项目的子课题“黄敬伟壮医药医技医术的抢救性传承研究“课题工作,课题于2011年08月通过了国家科技部验收;2011年受聘于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世针培训学校客座教授。
目录
上篇 经筋疗法史源 第一章 经筋疗法史源与目前状况概述 第一节 壮族历史和人口情况 第二节 壮族地区药材和民间防治疾病简介 第三节 壮族医学同中医融合互补简介 第四节 壮医药学的基础理论简介 第五节 壮族传统经筋医术简介 第六节 经筋疗法的发展和未来 第二章 中国古代经筋疗法概论 第一节 中国古代医学情况 第二节 中医学的两大渊源学说 第三节 中医人体学概论 第四节 古代人体十二经筋图线产生机制 第五节 经筋图线与经络图线的关系实质 第六节 “经筋学说”与“经络学说”的有机结合对中医发展的推动 第七节 中医传统医学与壮医经筋疗法内涵及史源简述 中篇 经筋疗法理论 第三章 壮医经筋疗法人体结构学模式诠释 第一节 人体生成来源与组织分化 第二节 人体筋肉系统结构特点 第三节 人体组织渗融结构特点 第四节 人体动态活动结构模式 第四章 经筋病症临床表现及检查方法 第一节 经筋病症的临床表现 第二节 反应性经筋病症临床表现 第三节 经筋“筋结”病灶所致人体畸形病症特点 第四节 经筋病症X线及CT影像特点 第五节 筋性因素所致人体器官及机体功能障碍特点 第六节 经筋“筋结”病灶检查的基本内涵 第七节 经筋“筋结”病灶检查方法 第八节 经筋局部“筋结”病灶的检查及各病灶分布图 第五章 经筋“筋结”病灶的“固灶行针”施治方法 第一节 固灶行针的要领及注意事项 第二节 经筋病灶“灶中灶”及“固灶行针”法 第六章 经筋辨证论治 第一节 经筋“尽筋”头经筋辨证 第二节 经筋“筋结”病灶发生机制经筋辨证 第三节 人体十二经筋的作用力特点 第四节 古代经筋学特点 第五节 人体节段经筋辨证 第六节 修身的经筋辨证 下篇 经筋疗法验案 第七章 经筋疗法临床病案 第一节 偏头痛 第二节 (筋性)眩晕症 第三节 面神经麻痹 第四节 眼周围神经麻痹症 第五节 神经衰弱症 第六节 中风后遗症 第七节 筋性类冠心病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