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朱子思想再读/文化中国与世界新论

朱子思想再读/文化中国与世界新论

  • 字数: 245
  • 出版社: 三联书店
  • 作者: 吴震
  • 商品条码: 9787108063595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51
  • 出版年份: 2018
  • 印次: 1
定价:¥5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近些年来,阳明学研究如日中天,相比之下,朱 子学研究却略显冷清。作为宋代新儒学的代表,朱子 思想的丰富性仍有不断解读和展示的空间。面对当下 “朱子学再出发”的学术呼吁,吴震著的《朱子思想 再读/文化中国与世界新论》对朱子学进行了一次“重 新解读”,旨在通过哲学史和思想史的研究进路,从 朱子文本中“重新解读”出以往被忽略或被遮蔽的朱 子哲学的意义。作者专门撷取了朱子“仁学”“心论 ”“敬论”“工夫论”“鬼神观”等典型问题,进行 了深入的专题史研究,以小见大,以点带面,以重现 朱子思想的整体性意义。
作者简介
吴震,男,江苏丹阳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土生导师、京都大学文学博士。现任中华日本哲学会副会长、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国际儒联理事暨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朱子学会理事、日本东洋大学国际哲学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日本源了圆国际学会理事;曾任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访问学者、日本关西大学文化交涉学教育研究中心COE客座教授、日本京都大学文学部外国人研究员等职。出版专著:《阳明后学研究》、《明代知识界讲学活动系年:1522—1602》、《罗汝芳评传》、《泰州学派研究》、《明末清初劝善运动思想研究》、《<传习录>精读》、《当中国儒学遭遇“日本”——19世纪末以来儒学日本化的问题史考察》(待出);主编《宋代新儒学的精神世界——以朱子学为中心》、《思想与文献日本学者宋明儒学研究》、《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儒学研究》;编译:《朱熹(家礼)实证研究——附宋版(家礼)校勘本》(吾妻重二著);编校整理:《王畿集》等。
目录
自序 一 论朱子仁学思想 引言:“仁”何以“难言” 一、仁性、仁道、仁体 二、对“程门言仁”的批评 三、心之德、爱之理 四、《仁说》义理构架 五、仁者天地之心 六、结语:朱子仁学“四句” 二 论儒家仁学“公共性”——以程朱理学“以公言仁”为核心 一、问题由来:何为“公共性”? 二、仁性爱情:不可“以爱为仁” 三、以公言仁:“公而以人体之” 四、朱子释仁:“惟公然后能仁” 五、结语:反思“两德论” 三 “心是做工夫处”——关于朱子“心论”的几个问题 一、心是做工夫处 二、虚灵自是心之本体 三、心者人之神明 四、心里光明照彻 五、心即理与心生道 六、心本善 七、仁即心 八、全体大用 九、结语:人心两元论 四 敬只是此心自做主宰处——关于朱子“敬论”的几个问题 引言 一、问题由来:秦汉以来无人识“敬”字 二、敬只是此心自做主宰处 三、以敬为主而心自存 四、将个“敬”字收敛个身心 五、主敬工夫诸说 六、结语:敬以存心抑或心以主敬? 五 格物诚意不是两事——关于朱子工夫论思想的若干问题 引言 一、问题由来:朱熹格物论的形成 二、格物致知是《大学》第一义 三、从“察之于身”到“反身穷理” 四、格物致知与诚意正心不是两事 五、结语:儒家工夫系统论 六 政治文化视阈中的道学工夫论——有关朱子工夫论思想的一项新了解 引言 一、程明道“以诚意感动人主” 二、尊德性与道问学“互相发明” 三、“吾平生所学”只有正心诚意“四字” 四、结语 七 宋代政治思想史中的“皇极”说——以朱子《皇极辨》为中心 一、有关“皇极”概念的传统解释 二、朱子对“皇极”的新解释 三、政治文化视阈中朱子“皇极”说的意义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