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儒家大智慧

儒家大智慧

  • 字数: 283
  • 出版社: 上海三联
  • 作者: 余东海
  • 商品条码: 978754264937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4
  • 出版年份: 2014
  • 印次: 1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余东海先生倾一生所学,将儒家智慧妙解成知时 、知人、知言、知礼、知本、知权、知中、知因、知 几、知常、知易、知命等十二智,根据儒家义理,《 儒家大智慧》借助经典故事,深入浅出,从正面、反 面、侧面为您介绍儒家大智慧。
作者简介
余东海,笔名萧瑶,网名东海老人。男,属龙,1964年12月10日生,原籍浙江,现居广西。做过团干部、教师、记者等。陆续出版有新旧诗集九册,儒学《大良知学》(贵州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另有儒学系列《论语点睛》、《平书——儒家雄起来》待出。
目录
一 知人 一 不知人的后果 二 孔子和子贡的知人之明 三 周文王六征之法 四 李克的观人五法 五 吕氏的识人之法 六 古人的妙观察智 七 抓大放小 八 左宗棠的故事 九 乃知帝王自有真 十 性明知人郭林宗 小结 二 知时 一 别太聪明 二 别太迂腐 三 等待时机 四 不违农时 三 知本 一 《大学》之本 二 为人之本 三 再论孝道 四 知几 一 从易经说起 二 孔子见政治之几 三 孔子见弟子和自己之几 四 子贡的预测能力 五 卫姬和管子察言观色 六 《淮南子》的两个故事 七 智果和穆生的故事弓 八 陶朱公的故事 九 商鞅门客和韩胄馆客 十 见几而作 十一 不要“好察隐微” 十二 治盗的故事 十三 王夫之的高见 五 知权 一 权者,权宜变通 二 权是经之用 三 权不违经 附:“权”论 六 知中 一 恰恰好 二 执两用中 三 两个小故事 四 不苟 五 黄金中道 附:允执厥中 七 知易 一 文王演易 二 道德挂帅 三 易为君子谋 四 周太史筮陈公子完生的故事 五 又一个周太史 六 避免“易之失” 七 知谦 八 艮止 八 知常 一 反儒就是反常 二 子不语怪力乱神 三 文化常识,道德常规 四 道家不够“循常” 九 知因 一 各家原则相同 二 因果律不是宿命论 三 人生和社会的铁律 四 白圭的预知能力 五 依据理因推断事果 六 侯生为秦王朝算命 七 酷吏的现世报 十 知礼 一 克己复礼 二 礼的政治功能 三 周公致太平之迹 四 温良恭俭让 五 禅让制 十一 知言 一 知言的重要 二 君子不失言 三 君子无戏言 四 以理为尚 五 择法之眼 六 巧于劝说 七 知音 八 失言的后果 十二 知命 一 自知本性光明 二 立命与造命 三 最高真理 四 不是宗教胜似宗教 五 儒家对宇宙与生命起源的认知 六 关于“十四无记”的标准答案 七 扁鹊和文挚的故事 十三 儒智的特点 一 德智不二 二 智者乐水 三 智乐相通 四 智勇不二 五 重视知识 附录一 一生低首拜阳明——王阳明略论和良知学简说 一 生平简历 二 龙场悟道 三 良知奥义 四 四 句教 五 “知行合一”论 六 王阳明之偏 七 永远的榜样 附录二 智慧微语 儒家义理 如是我见 世说新语 现实拾零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